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研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9 16:4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主力军。专业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教育多元化

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主力军。专业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出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型人才。这就使得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上需相互配合、协同育人。

一、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意义

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可见,德育教育在当今教育形势下的重要性。在此“大思政”环境下,高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创造了许多成功做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2]。在此教育战略任务中,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理念应运而生。两者协同育人是指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支重要的教育主力军,基于相同的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间的协同融合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助于加快完成德育教育的育人目标。目前,在高校中专业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底蕴,往往只重视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对于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进行挖掘,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价值引领并不关注。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不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对于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价值引领。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对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大学生思想状况

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偏颇和倾斜。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立场不坚定、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淡薄、追求奢靡主义、存在拜金主义、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身体素质、较高的实践能力,更需要有健康的高尚人格。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一支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强、业务能力精、结构状态稳、整体数量足的思想宣传工作队伍。

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如下的加权求和的办法修正校验.设UPC加权求和的权数为(ω1,ω2,…,ω12)=(3,1,3,1,3,1,3,1,3,1,3,1),可以算得商品项目代码0 8 9 6 0 0 1 2 4 5 6的加权和为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多、队伍薄弱

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这种方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效果欠佳;第二种方式是班主任、辅导员及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学生党日、团日、校园文化等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展开道德理论学习和交流。由于班主任、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学生所学专业背景有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前景、专业价值等,不能深入了解,因此不能给学生提供富有实效的价值导向。

另外,还应当投入专项资金,用来支持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活动。在中观层面上,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区域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对有困难的高校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经济上提供支持。为使地方高校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支持高校采用共享政策,积极引进教育资源。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现有共享资源和平台的投入力度,保证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资源共享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正常且高效率地运行。同时,在网络共享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为新的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加大投入。

(三)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位现象

生物化学基础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7]。笔者精选下列8个基础实验:蛋白质的盐析、葡聚糖凝胶层析法、Folin-酚试剂法、SDS-PAGE、质粒DNA的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sALT活力的测定、米氏常数的测定等。这些实验不仅包含生化的基本实验技术,如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含量测定、分子量测定、离心法、层析法、分光光度法等,还涉及离心机、凝胶层析系统、721分光光度计、电泳仪、凝胶成像仪、恒温振荡器、紫外透射仪、恒温水浴锅、旋涡混合器、微量移液器等常见生化实验仪器的使用。

三、影响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有效开展的原因

(一)协同育人认知不充分

目前,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为学生的智育发展以及成绩才应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在其职责范围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学生的思想动态应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去关注。有些专业课教师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专业课来讲是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并不关键的、没大作用的。他们只重视“教书”的目的,而忽视“育人”的效果。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认为,在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意识形态、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只要跟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讲即可,没有必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因此,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是分裂开的、不交流的、不融合的。

(二)协同育人队伍不健全

在高校一般专业课教师归属于专业课教研室负责,思政教师归属于思想政治教研室负责,辅导员和班主任归属于学生处负责。由于归属部门不同,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很难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思想和认知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统一,缺乏协同育人的基础,协同队伍不健全,协同渠道不畅通。另外,受传统观念和传统习惯的影响,许多高校的领导仍然比较注重智育教育,用成绩说话。因此未能统筹相关部门、整合相关力量,搭建协同育人的平台、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

(三)协同育人实践不多

随着协同育人理念的提出,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包含必要性、重要性、意义、困难、对策等,但尚未形成一套获得普遍认可的、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目前,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在探索中,真正付诸于实践的并不多见。

(四)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在第一课堂的协同育人,可从两者混合备课出发,结合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使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更具渗透力和针对性。作为专业课教师,应以课堂为载体,以专业内容为基础,深入探索并挖掘课程中富含的德育养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选用青马工程教材,让专业课也上出思政味。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入不同教学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提高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效率。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者的关注焦点也从简单的温饱问题转移到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我国质量信用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质量信用标准数量比较少,信用信息的收集发布机制仍不畅通,第三方产品质量信用评价市场还不活跃,适合各地经济发展的统一规范的质量信用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四、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协同育人的举措

(一)明确协同育人工作目标,提高协同育人思想认识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总书记多次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明确了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是以德育教育为基础。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过程,紧靠思想教育工作者盲目的“单兵作战”,很难切实有效地完成育人目标。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协同育人是高校加快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而形成的新思路、新举措。此观点,意在引导两者共享资源、互相辅助、协同育人。因此,高校应从校领导层面高度重视,围绕“立德树人”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两支主力军协同育人的动力,营造协同育人氛围,使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站位,达成协同育人共识,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全员参与的协同育人格局。

一直以来,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教育方面,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和传授,对个人职业发展方面,只重视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对学生思想动态漠不关心。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严重缺位现象。现今,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及时调整思想认识,创新教育方法,弥补缺位现象。

(二)健全协同育人队伍,创新协同育人方法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关键,是打破两者之间已形成的壁垒,建立交流平台,相互深入学习,创新育人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协同目的。学院应积极组织建立以党政领导为主体带头人、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一线责任人、各部门为配合助力人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议,及时交流学生学习内容和思想动态;组织团队观摩学习,引入其他省市、学校成熟有效的协同育人经验和方法。推荐专业课教师担任学业导师[3],使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完成从入学到毕业的学业规划。鼓励思想政治教师考虑学生专业背景,因材施教,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引领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求班主任、辅导员深入学生课堂教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把脉学生思想观念,有的放矢地解决每个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

相对于专业课,思政类课程只开设于大学一、二年级,课时量少,因此思政教师数量远远少于专业课教师;学生活动只在业余时间进行,学生参与度、重视度不高且辅导员与学生配比一般为1∶200。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凸显薄弱。大学生的专业课往往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具有时间长、跨度大、课程多的特点。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上相互配合、协同育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协同育人实践

1.协同“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抓牢教学主阵地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就目前来看,教师的工资晋升、评奖评优多与科研有关,致使教师没有多于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到协同育人的研究和工作中去;学校针对协同育人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切实的激励措施,致使教师对协同育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协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丰富活动形式

(1)建立协同育人工作制度

3.协同“网络平台”共享渠道,构建思想网络宣传阵地

根据如上所述,输入相应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对模型的校正及敏感性分析,最终分别模拟枯水期稳定流条件下研究区范围内地下水等水头线分布图如图3所示。

4.构建协同育人相关制度

随着网络平台多样化的兴起,高校应与时俱进,开拓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网络具有信息存储量大、统计效率高、传播速度快、沟通便捷等特点。因此,高校应首先着重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例如:学生电子信息管理档案,除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外,还应由班主任定期记录学生的思想状况、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记录学生所修科目的学习情况,且信息共享于班主任和教师之间,为两者协同育人提供信息便利;另外,可利用第三方网络交流平台,开拓网络共享教育平台。例如: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邀请专业课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加入,适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传达新思想、传递真信息、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自觉把职业理想和自身追求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事业中去[4]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外开展的具有育人功能的实践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熏陶功能不容忽视。班主任、辅导员应积极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邀请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发挥其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双创项目、科研创新、课外实训等活动,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素养的自我塑造和自我提升;协同思想政治教师,以座谈、报告、研讨、参观、演讲、辩论、评比等多种形式开展党日、团日、校园文化及社团建设活动,多与学生交流思想认知和心得体会,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健全的制度,制度是工作的准绳,能够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合理的制度,能够保障协同育人工作有章可循。协同育人工作不是一个教师和几个教师的工作,而是一个团队,甚至整个学校共同的工作,这就需要学校围绕学生的求知需求、沟通需求、服务需求、生活需求、求职需求等成长需求,出台协同育人的相关政策制度,细化、量化各岗位的责任目标,使协同育人思想能够真正转化成行动,得以实施。

(2)构筑以学生为主的评测体系

以学生为受教主体的协同育人工作,应围绕学生设计展开三方面的评测。一是学生的满意度测评,其中,应包含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学生对班主和辅导员以及学生对思政教师一对三的分类测评。针对于专业教师,应将是否在专业课中引入思政元素、是否开展专业的价值引领、是否进行就业创业的分类指导、是否参与专业性的实践活动等方面纳入测评体系。针对班主任、辅导员,应将是否深入一线课堂、是否了解学生学业情况、是否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等方面纳入评价体系。针对思政教师,应将是否能够结合专业背景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传授、是否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知识吸收效果等方面纳入测评体系;二是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考评,其中应包含爱国情怀、学习态度、职业素养、道德情操、奉献精神、节俭自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考评;三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从学生本身思想精神上的认同感、知识能力上的获得感、校园生活上的幸福感等方面进行自我审视,做出真实的评判。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评测,既可直观地了解协同育人的工作成效,又可及时发现其中的缺欠,针对缺欠可有的放矢地进行革新,以促进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发展。

当前我国的城镇景观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我国的许多城市已成为世界知名建筑大师、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试验场。各地比比皆是的“世界上最大的.....如昆明的新螺蛳湾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但是我国城镇化带来的问题还不止这些,比如:城中村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问题,过度城镇化带来的农村荒废问题等。

(3)完善协同育人激励制度

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促进协同育人的外在动力。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等,应可减少相应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活动,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允许辅导员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等课程的讲授。在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中开展“师德师风”“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优秀团队”“优秀课建设”“班级学风建设”等评选活动,从各个角度充分展示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成果。对于两者共同合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将协同育人的工作经历和贡献纳入职称晋升、职务选拔的条件中。

基于多源流理论中明确提到了媒体的影响,已有部分学者尝试用多源流的理论框架探讨媒体对政策变迁的影响。其中,一小部分研究综合考察了媒体本身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大多数相关的研究主要将目光聚焦于网络舆论等某一类媒介。总的来说,多源流理论对于政策变迁的机理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用以分析媒体影响的研究虽不多却也提供了一定经验,故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如何影响政策变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2-28)[2019-12-22].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228/c117092 -29111665.html.

[3]李艳艳,姜晖.协同育人视域下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角色解析[J].高教学刊,2017(19):175-177.

[4]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16-1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20)2-0086-03

基金项目:2019年天津市教育工作重点调研课题“高校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YDY-20192009)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tycszyjsxyxb.cn/qikandaodu/2020/0519/345.html



上一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基于
下一篇:乡村旅游地形象定位研究——以黄岩宁溪为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版面费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13135114596(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